关于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2:00:01   浏览:822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


关于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11]2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

  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已经卫生部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体系,推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展,落实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办法》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充分认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中的重要性,并按照《办法》要求,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领导,促进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监测能力建设,推动基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水平。

  二、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不断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处置联合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强化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工作,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及时控制药品群体不良事件,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三、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办法》和医改相关要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工作条件,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顺利开展,要特别做好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要按照《办法》要求,围绕病例报告的上报、分析、评价、信息反馈和预警应急等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制度和程序,细化监测工作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提高监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工作,加强网络系统的应用、维护与管理,做好新旧系统的衔接工作,保障网络系统安全、有效运转。

  五、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主动监测、报告、分析和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开展药品重点监测,积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控制药品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组织制定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指导重点监测工作的开展。

  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重要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按照《办法》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卫办疾控发〔2010〕94号)的规定,切实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收集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和接种单位在实施预防接种的同时,应当严密监测所用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应当及时报告和处理;疫苗生产企业也应当按照规定报告所生产的疫苗发生的不良反应。

  七、2011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新修订《办法》的颁布实施工作,结合实际、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开展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为主要对象的宣传培训活动,促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自觉学习和落实《办法》的有关要求,自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按照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同卫生部统一编制培训教材,同时组织对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负责人及相关技术骨干、部分医疗机构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负责人进行培训,并对各地培训进行指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做好辖区内药品监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医疗机构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做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标印制管理有关书式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商标印制管理有关书式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表一
印制商标单位申请表
申 请 单 位:
( 加 盖 公 章 )
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 签 字 )
申 请 日 期: 年 月 日

------------------------------------------
|申请单位名称| | 营业执照号码 | |
|------|-----------|--------|------------|
| | | 法定代表人 | |
|地 址| | | |
| | | 或负责人 | |
|------|---------------------------------|
| |主营| |
| 经营范围 |--|------------------------------|
| |兼营| |
|------|---------------------------------|
| 经济性质 | |注册资金(万元)| |
|------|-----------|---------------------|
| | |联系| | | |
| 联系人 | | | |邮政编码 | |
| | |电话| | | |
|------|--------|--------|---------------|
|申请商标印 |普通商标印制| |人用药品商标印制| |烟草制品商标印制| |
|制业务种类 |-----------------|---------------|
|(在相关栏中| 申请普通商标兼人用药品商标印制 | |
|打√) |-----------------|---------------|
| | 申请普通商标兼烟草制品商标印制 | |
|----------------------------------------|
| 有关印刷品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复印件附后) |
|----------------------------------------|
| 文件名称 | 主要内容 | 批准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名 称|单位|数 量|名 称|单位|数 量|
| 现 |-------|--|-----|--------|--|----|
| | | | | | | |
| 有 |-------|--|-----|--------|--|----|
| | | | | | | |
| 商 |-------|--|-----|--------|--|----|
| | | | | | | |
| 标 |-------|--|-----|--------|--|----|
| | | | | | | |
| 印 |-------|--|-----|--------|--|----|
| | | | | | | |
| 制 |-------|--|-----|--------|--|----|
| | | | | | | |
| 设 |-------|--|-----|--------|--|----|
| 备 | | | | | | |
------------------------------------------

-------------------------------------
| | | 其 中 |
| 现有商标 |合计 |------------------------|
| |(人)| 商标印制业务 | 商标印制 | |
| | | | | 其他人员 |
| | | 管理人员 | 技术人员 | |
| |---|--------|------|--------|
| 印制人员 | | | | |
|------|----------------------------|
| | 姓 名 | 身份证号码 | 资格证书编号 |
| |--------|--------|----------|
| | | | |
| |--------|--------|----------|
| | | | |
| |--------|--------|----------|
|现有取得《商| | | |
|标印制业务 |--------|--------|----------|
|管理人员资 | | | |
|格证书》人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2 | 2 |
|现有商标印 |生产占地(m )|仓储占地(m )| 其 他(m ) |
| |--------|--------|----------|
|制场所面积 | | | |
|------|--------|--------|----------|
| | 名 称 | 制订时间 | 主要内容 |
| |--------|--------|----------|
| | | | |
| |--------|--------| |
|现有管理商 | | | |
| |--------|--------| |
|标印制业务 | | |(附规章制度各两份)|
| |--------|--------| |
|规章制度 | | | |
| |--------|--------| |
| | | | |
-------------------------------------

--------------------------
| | |
|县| |
|(| |
|区| |
|)|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地| |
|(| |
|市| |
|)|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省|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发证日期 | 年 月 日| 发证编号 | |
--------------------------
注:此表由申请单位填写,一式三份,分别由省、地
(市)、县(区)级工商局存档。

表二
印制商标单位申请变更登记表
申 请 单 位:
( 加 盖 公 章 )
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编号:
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 签 字 )
申 请 日 期: 年 月 日

-----------------------------
| 项 目 | 原发证登记事项 | 申请变更登记事项 |
|------|---------|----------|
| 申请单位 | | |
| 名称 | | |
|------|---------|----------|
| 地 址 | | |
|------|---------|----------|
| 法定代表人| | |
| 或负责人 | | |
|------|---------|----------|
| 注册资金 | | |
| (万元) | | |
|------|---------|----------|
| 印制范围 | | |
|------|--------------------|
| | |
| 申 | |
| 请 | |
| 变 | |
| 更 | |
| 登 | |
| 记 | |
| 理 | |
| 由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
|县| |
|(| |
|区| |
|)|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地| |
|(| |
|市| |
|)|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省|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换证时间| |换证编号| |
|----|-------------------|
|备 注| |
--------------------------
注:此表一式三份,分别由省、地(市)、县(区)
级工商局存档。

表三
印制商标单位验证申请表
申 请 单 位:
( 加 盖 公 章 )
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编号:
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 签 字 )
申 请 日 期: 年 月 日

--------------------------------------
| 申请单位 | | | |
| | | 营业执照号码 | |
| 名称 | | | |
|------|-----------------------------|
| 地 址 | |
|------|-----------------------------|
| 法定代表人| |
| 或负责人 | |
|------|-----------------------------|
| 经济性质 | |注册资金(万元)|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 | |印制注册| 印制未注册 |印制数量|经营额 |
| |印制委托人| | | | |
| | | 商标 | 商标 |(万件)|(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 | | | | | |
| 标 |-----|----|--------|----|----|
| 印 | | | | | |
| 制 |-----|----|--------|----|----|
| 业 | | | | | |
| 务 |-----|----|--------|----|----|
| 经 | | | | | |
| 营 |-----|----|--------|----|----|
| 情 | | | | | |
| 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个)| (个)| (个)| | |
--------------------------------------

----------------------------
| |商标印制业务管理 | |
| |人员是否变动 | |
| |---------|--------------|
| |商标印制技术、设备| |
| |及仓储保管设施是 | |
| |否符合条件 | |
| |---------|--------------|
| |商标印制管理制度 | |
| |是否健全 | |
|商|---------|--------------|
|标|商标印制单位的名 | |
|印|称、住所、法定代表| |
|制|人等主要事项是否 | |
|单|变化 | |
|位|---------|--------------|
|自|是否有超出核定范 | |
|查|围印制商标的行为 | |
|情|---------|--------------|
|况|是否有印制违法商 | |
| |标标识的行为 | |
| |---------|--------------|
| |是否有其他违反商 | |
| |标印制管理办法的 | |
| |行为 | |
| |---------|--------------|
|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 | |
| |人自查意见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县| |
|(| |
|区| |
|)|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地| |
|(| |
|市| |
|)|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省| |
|级| |
|工| |
|商| |
|局| |
|意| |
|见| |
| | |
| | (公章) 年 月 日 |
--------------------------
注:此表应当在《印制商标单位证书》每两年期满前
两个月内,由申请单位填写一式三份,分别由省、
地(市)、县(区)工商局存档。

表四
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
印制单位:
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编号:
印制时间: 年 月 日

登记编号:
--------------------------------
| 商标印制委托人名称| | 地址 | |
|---------------|----|---------|
|法定代表人| | | |
| | |经济性质| |
| 或负责人| | | |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
|------------------------------|
| | |
| 印 | |
| 制 | (贴商标图样,加盖骑缝章) |
| 的 | |
| 商 | |
| 标 |----------------------|
| |是否注册商标| 是/否 (打√) |
|------------------------------|
| 印制商标证明文件(复印件附后) |
|------------------------------|
| 文件名称 | 主 要 内 容 |
|------|-----------------------|
| | |
|------|-----------------------|
| | |
|------|-----------------------|
| | |
|------------------------------|
| 承印未注册商标时双方签订的合同(复印件附后) |
|------------------------------|
| 合同名称 | 主 要 内 容 |
|------|-----------------------|
| | |
|------|-----------------------|
| | |
|------|-----------------------|
| 印制数量 | |废次标识数量| |
| (万件) | | (万件) | |
|------|---------|------|------|
| 交货日期 | | 经办人 | |
|------|-----------------------|
| 备 注 | |
--------------------------------

表五
印制商标单位一览表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
| | |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金| | | |
|序号|证书编号|印制商标单位名称| |经济性质| |商标印制核定范围|地 址|联系电话|
| | | | 或负责人|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此表一式三份,分别由省、地(市)、县(区)级工商局存档



1997年10月14日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对执行《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请示的批复

国土局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对执行《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请示的批复
1994年11月10日,国家土地管理局

辽宁省土地管理局:
你局《关于对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请示》(辽土字[1994]50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第二项关于“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2年未使用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收回用地单位土地使用权,这一规定中的“未使用”是指用地单位未按批准机关或土地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建设项目主体进行实际投入;属于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是指对土地的开发没有达到项目建设的必需条件。土地管理部门对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2年未使用的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属于行政处罚,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以及对土地的其他投入,均不予补偿。
二、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土地管理局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收回盘锦市场乡镇企业局综合企业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公司,即现在的劳动服务公司)征用的城郊乡高家村9.18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是合法的、适当的。
1、企业公司虽在依法批准用地后垫了土、修了道口、圈了围墙,但未按征地申请建设石油液化气站。石油液化气站不属大中型项目,上述所做工作,不能视为对土地的使用。企业公司在土地管理部门作出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决定前的二年半时间内,无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原合作单位又抽回资金不予合作,使石油液化气站的建设项目根本无法落实,造成土地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合理利用,属于“圈而未用”。
2、企业公司在石油液化气站建设项目不能落实的情况下,也未向原批准机关或土地管理部门及时提出必要的申请,没有得到原批准机关的同意。